最高法:全面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工作 研究制定新的相关司法解释

    本报记者 吴晓璐

    11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人民法院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有关情况和典型案例。

    据记者了解,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司法解释稿将根据修改后反垄断法的规定和数字经济等新业态发展状况,重点新增有关反垄断实体审查判断标准和互联网平台行为规制内容。

    最高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林广海表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法院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紧扣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全面推进公平竞争审判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加强反垄断审判

    坚决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

    据林广海介绍,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新修改的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全面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审判工作,有效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2013年至2022年6月份,全国法院审结垄断一审民事案件916件,审结不正当竞争一审民事案件32075件,为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一是强化公平竞争司法审判,维护市场竞争法治秩序。加强反垄断审判工作,营造公平竞争法治环境。紧扣实践需求,发布《关于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行政案件管辖的若干规定》,进一步明确并优化垄断案件集中管辖。发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职能作用,实现垄断民事和行政上诉案件在国家层面的集中统一审理;坚决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公平竞争司法导向,依法规制仿冒混淆、虚假宣传、诋毁商誉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是加强公平竞争案件审判指导,完善法律适用规则。不断细化完善竞争领域法律适用规则,出台保障公平竞争的司法解释16件。制定涉商业秘密民事司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加大侵权违法成本,惩治侵犯商业秘密违法犯罪行为,增强司法保护整体效能。制定反不正当竞争法司法解释,细化侵权认定规则,统一裁判标准。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新的反垄断民事诉讼司法解释,适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配套出台维护公平竞争的司法政策文件10余项,服务和保障国家战略实施,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公平竞争法治宣传,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三是坚持规范和发展并重,推动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高质量发展。规范数字经济竞争规则,规制资本无序扩张。妥善审理涉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案件,明确司法规则、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积极探索新兴领域保护规则,推动新兴产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大数据竞争保护司法规则,公正审理证券金融信息不正当竞争纠纷等新类型案件。

    四是强化公平竞争司法协同,着力形成监管工作合力。一是依法支持和监督反垄断行政执法,促进行政执法标准和司法裁判标准统一。二是健全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会同市场监管、金融监管、互联网监管等主管部门,完善协同配合机制,推进业务交流、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共同推动形成公平竞争保护合力。指导各级法院与行政执法机关建立跨地域跨部门合作机制,助推区域高质量发展。

    发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典型案例各10件

    去年9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0件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最高人民法院当日发布人民法院反垄断和反不正当典型案例各10件。

    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副庭长郃中林表示,发布的10件反垄断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严厉制裁垄断行为,努力消除和降低垄断行为风险。相关典型案件对于指导人民法院积极发挥司法职能作用,依法制裁垄断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秩序,具有示范意义。

    第二,规范权利行使行为,明确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司法审查规则。相关典型案件对于厘清专利权等排他性民事权利行使的合法边界,规范权利人合法行使权利、促进企业守法经营,具有指引价值。

    第三,聚焦民生热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从公平竞争中获得实益。相关典型案件彰显了反垄断司法在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服务保障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四,依法支持和监督反垄断执法,促进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标准协调统一。人民法院通过支持和监督反垄断执法机构依法履职,促进了反垄断行政执法标准与司法标准协调统一,提升了反垄断执法司法合力。

    此外,发布的10件反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主要体现了三个特点:

    一是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本次公布的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广泛涉及线上线下多个领域,涵盖市场混淆、商业诋毁、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等多种案件类型,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积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坚定决心。

    二是回应社会关切,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人民法院通过及时妥善处理不正当竞争案件,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在充分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以司法裁判助力形成诚实信用、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三是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统一法律适用标准。商业秘密特别是技术秘密的保护一直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人民法院正确实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时发布商业秘密司法解释,针对商业秘密纠纷案件存在的举证难、保密难等问题,合理确定当事人的举证责任,有效遏制侵害商业秘密行为。

(编辑 李波 袁元 )

联系我们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中兴路775号天润商座C座1203室
联系方式:0574-87063389 邮政编码:315010

宁波市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中兴路775号天润商座C座607室
联系方式:0574-88230653 邮政编码:315010

© Copyright 2021 宁波市证券期货业协会 & 宁波市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All rights reserved. 累计访问922477 次 .
浙ICP备090541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