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公募基金投资主力军作用 助力个人养老金扬帆远航——协会副会长、汇添
【编者按】2018年4月,《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有益探索,也标志着我国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为系统推进养老金制度和生态建设,做好投资主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于2018年5月16日举办了首届“养老金与投资”论坛,主题为“中国个人养老金:启航与展望”。来自国家养老金政策制定相关部门、福建省及全国其他地方政府部门、市场机构人士畅所欲言,从中国宏观经济、资产配置与投资、产品与投资者服务等不同角度详细讨论了我国个人养老金的发展。协会今日发布汇添富基金董事长李文的讲话,供行业参考学习。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
发展养老金是国之大计,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高兴地看到,政府部门、市场主体、学者专家和媒体等社会各界都在汇聚合力、凝聚共识,共同推动我国养老金制度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目前,我国养老金已初步建立起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为“三大支柱”的制度体系。但我们也看到,作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退休前收入的替代率仅有45%左右,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则存在覆盖面低、参保总额小等发展不足的问题。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我国实践来看,作为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建设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它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美好生活和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资本市场和资产管理行业长期健康发展。
经过在座各位领导和嘉宾等社会各界的持续推动,我国个人养老金政策正不断迈出新的步伐。今年2月,人社部、财政部会同发改委、税务总局、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工作。
今年4月12日,由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开启了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道路探索和经验积累,标志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从理论走向了实践。《通知》指出,“在试点期间,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会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完善养老账户管理制度,制定银行、公募基金类产品指引等相关规定,指导相关金融机构产品开发。”“试点结束后,根据试点情况,结合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制度建设的有关情况,有序扩大参与的金融机构和产品范围,将公募基金等产品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相应将中登公司平台作为信息平台,与中保信平台同步运行。”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顶层设计和发展路径正越来越清晰,公募基金在第三支柱中的投资主力军作用也越来越成为共识。
今年是我国公募基金行业成立20周年。经过20年的规范经营和创新发展,公募基金已成为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并在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需求的投资管理中发挥着主力军作用。截至2017年末,公募基金持有人已超过3.4亿人,资产管理规模达11.6万亿元。研究表明,其中有相当比重的资金是为养老目的而进行的投资。而公募基金受托管理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年金等各类养老金达1.5万亿元,在养老金境内投资管理人的市场份额占比已超50%。可以说,在服务养老金的投资实践中,公募基金围绕养老金的资金属性和投资需求,借鉴国际经验、立足行业实际,已形成了独特优势和核心能力。
我们认为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公募基金以先进的制度设计保障养老金的资金安全。《基金法》及其配套法规体系搭建了完善的制度和监管框架,受托制度、每日估值、组合投资、公开披露等运作模式和严格的监管,实现了行业的公平公开、规范透明,在有效保障养老金资金安全的同时,也正推动投资者理财观念的不断成熟。
二是公募基金以专业的投资能力助力养老金实现稳健收益。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至2017年末,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16.5%,债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7.2%,行业累计分红达1.71万亿元。社保基金境内18家委托投资管理人中,16家为公募基金,2001至2016年社保基金实现年化收益率8.4%,2017年收益率更是9%以上。
三是公募基金以丰富的产品体系满足养老金的长期资产配置。公募基金从第一只封闭型基金发展到目前涵盖100多个品类、5000多只产品的产品体系,可以为不同生命周期和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差异化的养老投资选择,满足养老金的长期资产配置需求。
四是公募基金以基金定投、互联网直销平台等服务模式提升养老金的投资体验。基金定投是基金投资的一种方式,它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定期缴费、定期投资方式十分相似。研究表明,通过基金定投,投资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分散择时风险、降低收益波动性。此外,公募基金通过自身互联网直销平台等服务方式,为养老金客户提供了安全、便捷的投资理财服务。
展望未来,个人养老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大、所面临的发展空间巨大。公募基金作为投资管理的主力军,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在人社部、财政部、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部委的统筹领导下,一方面要认真落实好试点《通知》的各项准备工作,与保险、银行加强交流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与能力,推动试点探索不断深化;另一方面,要切实立足个人养老金需求,围绕顶层设计、投研能力、产品体系和客户服务等各方面,持续推动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与发展,具体来说:
一是持续推动顶层设计。良好的顶层设计是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的前提。在中国证监会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中国基金业协会成立了养老金专业委员会、养老金第三支柱专项工作小组等,积极组织开展养老金的课题研究,建言献策,推动养老金的投资实践。
可以说,建立以个人账户、税收优惠、多元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兼具国际经验和中国特色的养老金第三支柱,已逐步成为社会各界共识。为了更好地推进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发展,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默认产品机制,帮助投资者解决选择难的问题,比如是否根据投资者退休年龄匹配目标日期基金;我们也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建立二三支柱转移接续功能,实现二三支柱的协同发展。
二是持续强化投研能力。相比世界银行提出的70-80%的养老金替代率目标,我国当前基本养老保险仅有45%左右的替代率,因此,养老金第三支柱需要弥补25-35%的替代率缺口,这要求其收益目标必须是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而这正是公募基金的价值体现和专业优势所在。未来,公募基金需要立足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目标和特征,持续强化长期投资和资产配置能力。一是立足本业,加强自身投研体系建设。公募基金需要始终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苦练内功,持续强化基础资产投资能力和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二是完善公司治理,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考核和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打造长期稳定、专业过硬、理念正确、适合养老金投资风格的专业团队。三是推进ESG责任投资,在考量上市公司财务回报的同时,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非财务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关注上市公司的长期风险和长期价值,从而提升长期投资回报。
三是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今年3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为公募基金服务养老投资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将通过FOF形式运作,力求收益长期稳健;通过资产配置策略,合理控制组合波动风险;通过封闭期或者持有期的设计以及费率优惠,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可以说,它很好地将公募基金的专业能力与个人养老投资的内在属性实现了有机结合,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公募基金专业理财在养老投资中的作用。
未来,公募基金将全力做好养老目标基金,为《通知》试点结束后公募基金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需要持续完善产品体系:一是大力推动FOF基金产品发展;二是高度重视权益类资产的作用;三是进一步丰富基础资产类别,积极研发绝对收益型产品、REITS产品、另类产品等;四是探索养老金产品海外配置,通过互认基金、QDII等方式实现海外投资,提升长期稳定收益。
四是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的投资者教育和客户服务是优化养老金投资体验的保障,公募基金目前通过热线电话、网站服务、信息资讯等积累了丰富的投资者教育和客户服务经验。未来,随着基础IT设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应用的深化,相信公募基金服务养老金第三支柱的能力和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一是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投资者宣传教育。应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公募基金将能有效识别出潜在养老需求投资者,并能提供针对性的养老金融规划教育,宣传正确的资产配置、价值投资等观念,引导投资者利用好税收优惠,做好养老规划。二是提供基于资产配置的投顾服务。公募基金应用人工智能,基于投资者的目标和特征,提供定制化的投顾服务,为个人养老金客户提供合适的资产配置方案和相应的基金投资组合,帮助投资者实现养老投资目标。
养老金改革,攸关百姓,功在千秋!公募基金在新时代必须承担起我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重大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围绕李超副主席提出的“我们能为养老金做什么”这一命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聚力创新、合作共赢。
在养老金第三支柱试点的关键时期,汇添富基金将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支持指导下,责任为先、坚信长期、脚踏实地、勤勉尽责,从以福建为代表的三个试点地区起步,全力配合好地方政府,做好当地居民的个人养老金投资服务,共同推进养老金这一惠及中国亿万百姓的伟大事业。
成就伟大的事业需要信仰、需要情怀,也需要专业、需要坚持,养老金发展之路任重道远,让我们一起坚信长期的力量,凝心聚力,共同推动和见证我国个人养老金的扬帆远航!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