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业20周年“十大重要事件”(一)
【编者按】为全面总结行业历史,纪念、宣传行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开展了中国基金业20周年“十大重要事件”推选工作。从5月开始,历经行业广泛征集、专家讨论完善、微信平台公开投票等环节,协会最终确定了公开投票前十名的备选事件入选为中国基金业20周年“十大重要事件”。行业的蓬勃发展正是由这一个个重要的历史事件组成。今日,协会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对外发布“十大重要事件”,借此向关心、支持基金行业发展的立法者、监管者和全体行业从业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一、基金行业规范发展,《基金法》发布实施
《基金法》是基金行业的根本大法。在1997年11月国务院证券委颁布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全国人大历经长达4年半的调研、论证和三读审议,于2003年10月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了《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法》,并于2004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基金法》充分吸收国际成熟市场制度经验,系统规范了基金行业信托关系和信义义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管理人和托管人设立、基金募集、基金财产独立、基金产品运作、基金信息披露和基金持有人权利保护等要求,管理人和托管人共同受托制度构成了我国基金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二、公募基金参与我国养老体系建设
公募基金是养老金资产最重要的专业管理者,也是养老金制度体系建设最重要的参与者。2002年12月,6家基金管理公司被确定为首批全国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目前获得社保基金管理资格的基金管理公司数量为16家。2005年8月,9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得首批企业年金管理资格。2016年12月,14家基金管理公司获得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2018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养老型公募基金产品正式诞生。2018年4月,财政部、税务总局、人社部、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从理论走向实践,公募基金深度参与其中。16年来,公募基金恪守信义义务,强化专业化投资管理服务能力,为养老金保值增值和养老体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基金法》修订,私募基金纳入统一规范
2012年12月28日,修订后的《基金法》由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并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新《基金法》设专章对非公开募集基金作出规定,明确由基金行业协会对非公开募集基金进行登记备案,中国证监会对协会自律管理进行指导和监督。根据《基金法》相关规定和《中编办关于私募股权基金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2014年8月中国证监会颁布《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以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陆续发布一系列自律规则,并利用AMBERS系统开展登记备案信息报送和运营数据收集与披露工作,初步形成以信用约束和信用博弈为主导的现代行业治理格局。私募基金已经成长为资本市场重要的有生力量,为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作出突出贡献。
四、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建立
公平交易制度是公平对待投资者、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2008年3月,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公平交易制度指导意见》,构建了由投资决策、交易分配、监控监查和信息披露四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严密的公平交易制度。公平交易制度的核心原则是,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所有账户在任何时间买卖相关证券的价差趋于零,以保证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不同投资组合得到公平对待,从而更好实现投资者权益保护。
五、信息披露体系的建立与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
规范、透明是公募基金的鲜明特征,也是公募基金引领资产管理行业标准的法宝。自2003年开始,中国证监会陆续出台了涵盖基金财务指标、净值表现、投资组合、基金合同、托管协议等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2008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基金信息披露XBRL标引规范》和《基金信息披露XBRL模板》,在基金信息披露中正式应用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实现了一次录入、多次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基金信息披露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极大地提高了基金信息编报、传送与使用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披露体系的建立和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的应用让基金行业规范、透明变成现实。